以保护为名的盗窃,正在蚕食中国的丹顶鹤种群
丹顶鹤(Grus japonensis),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仙鹤”。这是一种生活在沼泽或浅水地带的大型涉禽,因其外表极尽华丽,常被人冠以“湿地之神”的美称,甚至还曾经是竞争“国鸟”的有力候选者。又因其数量极度稀少,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丹顶鹤。图片:李光
鸟类学界一般认为,丹顶鹤现存三个种群,分别是:日本北海道的岛屿种群、在三八线越冬的大陆东部种群以及在中国越冬的大陆西部种群。
值得一提的是,几乎全部丹顶鹤西部野生种群的迁徙都要经过秦皇岛,尤其是北戴河湿地。丹顶鹤群过境会集中在天气情况适宜的很短一段时间内,对于秦皇岛的观鸟人来说,每年几十天漫长的等待,只为那几分钟的相遇。
丹顶鹤西部野生种群的迁徙路径。图片:xeno-canto.org
迁徙中的丹顶鹤群。图片:胡晓燕
吊诡的是,在其他两个种群数量稳定上升的同时,本世纪以来,在我国越冬的大陆西部种群数量却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从近几年越冬地和迁徙过境地的调查数据来看,西部种群的野生丹顶鹤数量在400~600只,且很可能不会超过500只,再加上持续下降的趋势,可以说是非常岌岌可危了。
造成丹顶鹤西部种群垂危的原因有很多,如迁徙经停栖息地的丧失、毒杀、遭遇盗猎等等。但近十年来,民众的保护意识明显提升,猎杀丹顶鹤的新闻已罕见于报端,而另一个更加隐秘的重要原因却逐渐浮出水面。
01
越来越多的圈养丹顶鹤
2016年,一篇发表在鸟类学专业期刊《鸟类学研究》(Avian Research)上的论文通过实地调查和查阅文献发现,截至2013年,在国内16个保护区和83家动物园内,总计饲养了1520只丹顶鹤(保护区有603只,动物园里有917只),其中以扎龙和盐城保护区为代表的五个保护区内就饲养了518只丹顶鹤。
而1999年,国内已知圈养丹顶鹤的数量仅为555只。
14年间,丹顶鹤圈养种群数量增加了965只,2013年数量达到1999年的2.73倍。
2013年,中国141家动物园和16个自然保护区内圈养丹顶鹤的数量。本文第一作者周大庆,是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通讯作者蒋明康,是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研究员、自然保护区管理研究学科首席专家。图片:Daqing Zhou et. al. / Avian Research (2016)
进一步分析圈养种群的繁殖成功率和死亡率之后,研究者发现这种增长并不自然,只有通过每年从野外获取新的个体才能实现。据估算,14年间至少需要从野外补充244只,即以每年10~27只的速率,才可能维持这样的增长。
根据2019年中国鹤类及栖息地保护学术研讨会上公布的数据:截至2019年,中国圈养丹顶鹤数量达到2552只——远远大于国内野生种群数量(在国内越冬的西部种群不超过500只)。
02
被偷走的蛋
至于具体的从野外补充个体的方式,目前我们可以确定的就是,保护区会通过从野鹤巢内“捡蛋”进行“人工孵化”。
2017年12月央视财经频道的一期《财经周刊》中,在号称是世界上最大的丹顶鹤繁殖地、拥有丰富的丹顶鹤人工繁育经验的黑龙江扎龙保护区,一位丹顶鹤饲养员为我们道出了实情——2017年,他们还在从丹顶鹤巢里“取”蛋。
记者:你把蛋拿走了对鹤妈妈会不会有影响,它是不是会很伤心呢?
饲养员:那肯定会一点儿,然后它一看,我这个窝里没有蛋了,我再下俩吧,又下两个。这样我拿走这两个,在机器里进行人工孵化,然后它自己再孵俩,这样鹤的种群数量就增加了。咱们双保险,要是让它自己孵,就顶多孵俩。
而如果是等到小鹤快要孵化出来才“捡”走蛋,或者是重复“捡蛋”,那么造成的影响就会更大,甚至直接导致繁殖失败。
这一点得到了沈阳理工大学生态研究室主任周海翔教授的验证。他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直言:
“圈养丹顶鹤,这种做法不合理。丹顶鹤虽为濒危物种,但还没到需要进行抢救性保护的程度。就算是朱鹮这样的濒危物种,也是创造自然的栖息环境,倡导野放……
野生丹顶鹤很警觉,若有人进入其领地,有些丹顶鹤甚至会弃巢。并且,人拾蛋,无法获知这是丹顶鹤第几次产卵。这是丹顶鹤这种濒危物种的野外种群不能恢复的根本原因之一。”
人工环境下的进行繁殖的丹顶鹤。图片:Harry geurts / Wikimedia
而且,丹顶鹤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管理是非常严格的。捡拾其鸟蛋或其他获取其野外个体的行为,应该得到国家级管理部门的许可。扎龙保护区所有的“捡蛋”行为是否都得到了许可,也要画上一个问号,至少目前还没有公开资料对此进行说明。
虽然扎龙保护区一直宣传自己进行的野化放飞工作,但从目前公布的内容来看,成功融入野外种群的只是一些个例。北京师范大学张正旺教授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也证实,国内有通过野化放归让保护动物回归自然的案例,例如大熊猫、麋鹿、野马、朱鹮等,但目前丹顶鹤还没有大规模野化放归成功的案例。
03
圈养的丹顶鹤怎么样了
那么保护区里和动物园里的丹顶鹤具体是什么情况呢?
公开资料显示,扎龙保护区内圈养的丹顶鹤有400多只。从游客在当地拍摄的照片,以及扎龙保护区自己发布的信息来看,保护区会把丹顶鹤密集地圈养在笼子里,每天进行“野化训飞表演”两次,每次半小时,供游客近距离拍照。
到了“下班”时间,就会有工作人员拿着两只长竹竿把丹顶鹤全部赶回笼子里。节假日游客量大的时候,还可以“加训”,每天四次。从网上公开的信息来看,向海、盐城等丹顶鹤保护区也有类似的表演。
扎龙鹤类驯养、繁育研究中心的丹顶鹤。图片:Amarespeco / Wikimedia
至于动物园,圈养丹顶鹤可见于国内几乎每个主要城市的动物园中,如无意外,应该主要由各丹顶鹤保护区提供。
正如上述周大庆先生的论文所述,动物园内的丹顶鹤是很难有效繁育后代的。而且有些丹顶鹤的饲养状况也很糟糕,甚至出现过被饲养员打得血肉模糊的情况,而饲养员最终并没有承担刑事责任。
石家庄动物园饲养员殴打丹顶鹤事件。
回到野生丹顶鹤种群的问题上来,如何让野生丹顶鹤的西部种群转危为安?除了加大对丹顶鹤迁徙及越冬地的保护力度外,停止保护区以“人工繁育”为目的“捡蛋”等获取丹顶鹤野生个体的行为,是势在必行的。
最后,再对可能会造成困惑的两个问题进行一下梳理:
1. 日本北海道不也是通过投喂,把丹顶鹤变成了留鸟发展旅游业吗?
有这样的疑问或持有这样的观点的朋友,对日本丹顶鹤的实际情况缺乏了解。
北海道的丹顶鹤。图片:凌子川
丹顶鹤曾经广泛分布于日本,模式标本采集于日本,学名“Grus japonensis”中的种名部分“japonensis”就是日本的意思。明治维新以后,日本的丹顶鹤种群急剧衰落。到20世纪初,本州的丹顶鹤几近绝迹。
北海道的丹顶鹤。图片:凌子川
1924年,北海道发现了20只左右的丹顶鹤,人们为了帮助它们存活下来,冬季为它们投喂食物,这一习惯一直延续到现在。虽然现在日本北海道的丹顶鹤有1000余只,却都是当初20只左右的后代,存在遗传多样性低的问题。
另外,北海道的丹顶鹤也并不是完全不迁徙,有些个体是会进行迁徙的,繁殖地和越冬地并不完全一致。北海道的现行做法是繁殖季不干预,冬季进行集中投喂。
北海道丹顶鹤种群,红色为繁殖地,紫色为越冬地。图片:xeno-canto.org
2. 人工取蛋不是拯救很多濒危物种所采用的方法吗?
答案是肯定的,人工繁育是拯救很多濒危物种的有效方式,但要看具体的方式方法。
正如周海翔教授所说,中国野生丹顶鹤目前仍有依靠自身恢复种群的能力,即使是曾经极度濒危的朱鹮,也是一直以就地保护为主,人工繁育野化放归为辅。第一只人工饲养的朱鹮个体,是从巢中掉落出来的幼鸟,而且其野生种群一直远大于圈养种群。
陕西洋县的朱鹮。图片:刑小天Bird-Seeker
捡拾鸟蛋进行人工孵化,在一定条件下确实可以提高孵化成功率,比如对极危物种勺嘴鹬(Calidris pygmeus)就已经采取了这种方式,并获得了成效。但问题是孵化出来之后的去向——把大量丹顶鹤圈养在保护区或卖给动物园,显然无法起到壮大野生种群的目的。
人工孵化的勺嘴鹬。图片:Paul Marshall / Wildfowl and Wetlands Trust
此外,真正的以野化为目的人工繁育是不应该让鹤看到人脸的,而扎龙保护区内的圈养丹顶鹤,无论是在幼鹤饲养还是“野化训飞”过程中,都是近距离看到人脸的。这样产生的丹顶鹤不会惧怕人类,也难以具备野外生存的能力。
美洲鹤(Grus americana)是北美最高大的鸟类,曾经一度陷入灭绝的边缘,美国研究人员为帮助其恢复种群和迁徙能力,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图为穿着带有美洲鹤模型的工作服的工作人员与一只两个月大的幼鹤。Salwan Georges / The Washington Post
中国野生丹顶鹤的种群规模和迁徙能力尚在,现在努力,还不算很晚。
本文是物种日历特约稿件,来自物种日历作者@刑小天Bird-Seeker。
迁徙的鸟儿
为了吃垃圾和小龙虾,白鹳都不愿意迁徙了本文来自果壳,欢迎转发
如需转载请联系GuokrPac@guokr.com